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关于房产

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关于房产



1、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关于房产

核心内容:新婚姻法关于房产分割的规定具体有哪些?离婚房产分割说白了,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范围,离婚时依法将夫妻共同房产划分为各自的个人财产。以下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新婚姻法关于房产分割的详细内容。

1、离婚纠纷房产分割的规定根据婚姻法解释(3)第十条,对婚前1方签订房产合同,并支付了首付款且有银行贷款,婚后夫妻共同还贷,房产登记在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房产归属问题:首先,遵循协议自由原则。其次,不能达成协议的,法院可以判决房产归产权登记1方,此时对于房贷,尚未归还的为产权登记方的个人债务,婚后共同还贷的的款项及增值部分,根据财产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由产权登记1方对另1方进行补偿。

2、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离婚纠纷中房产归属、分割问题及处理方式

1、婚前办理按揭,婚后夫妻共同还贷,离婚诉讼时还未取得房产证,此种情况因房屋产权尚未确定,根据婚姻法解释2的相关规定,法院将拒绝对房屋的产权归属做出裁判。

2、婚前1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房屋,产权登记在其子女名下,除非有特别说明赠予子女夫妻双方,否则视为出资父母对自己子女的赠予,为其个人财产;婚后1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房产,产权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的房产,根据婚姻法解释3之前的相关规定,除非特别说明是赠予自己子女的,否则视为是赠予子女夫妻双方的,婚姻法解释(3)完全颠覆了这种理念,规定为是父母对自己子女1方的赠予,该不动产为夫妻1方的个人财产。

3、婚前1方支付全部房款,并取得房产证。此情形下,无论婚前还是婚后取得房产证,该房产都归属于付款方的个人财产,另1方无权要求的对该房产及其增值进行分割。

4、婚前1方支付首付款,婚前取得房屋产权证,产权证登记在首付款支付方名下,婚后以夫妻共同还贷。该房产应认定为首付款支付方个人财产。但是对于婚姻存续期间房产的增值部分的归属存在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争议。对于增值部分房屋产权人应该对另1方进行补偿,补偿可以依据婚姻法解释(3)第十条的补偿原则。

5、婚前1方支付首付款,婚后共同还贷,取得产权证,并登记在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房产归属。此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实践中各地法院有的认定为个人财产,有的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