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有什么规定,离婚后孩子探视权怎么规定的

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有什么规定



1、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有什么规定

我国《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探视权的具体规定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1方有探视孩子的权利,另1方应当给予协助。而具体探视的方式和时间可由当事人协定。协定不成时,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同时行使探视权不得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否则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视权,中止事由消失后可恢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十8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1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离婚后孩子探视权怎么规定的



2、离婚后孩子探视权怎么规定的

法官1般会判决1个月探视两次到4次。如果是协议离婚,双方可以对孩子探视权的问题进行约定,可以约定具体的探视时间、探视次数、探视方式等。但如果是诉讼离婚,通常法官会征求双方的意见,如果双方同意,那么1般就按照协商好的探视次数履行,如果双方无法协商,法官1般会判决1个月探视两次到4次。

离婚后孩子的探望权婚姻法如何规定



3、离婚后孩子的探望权婚姻法如何规定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步提升,在家庭生活中不再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所以离婚也就成为了当下社会频繁发生的社会现象,那在我国法律中,离婚后孩子的探望权婚姻法如何规定?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离婚后孩子探望权婚姻法规定?《婚姻法》第3十8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 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1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本文详细讲述如何行使探望权和探望权的强制执行。 以上就是我国和离婚有关的法律法规之中,对于离婚后孩子的探望权的相关规定了,可以看出来,即使是离婚了但是对于孩子的探望权是得到法律保护的。如果对于离婚的其他问题还想了解的更全面的话,建议去咨询1下律师。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离婚后小孩探视权几天的探视规定是什么?



4、离婚后小孩探视权几天的探视规定是什么?

离婚后,未获得子女归属权的1方对子女有探视的权利。探视的具体时间、范围内次数、时长夫妻双方可以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法院可参与调解,拒不执行的,法院可派人陪同探视子女。若其中1方有损害子女身心健康的行为,探视将被终止。探视方可拥有离婚后小孩探视权几天进行探视?以下是相关规定:

1、探视权时间、婚姻法离婚探视权的规定

1、婚姻法第36条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2、婚姻法第38条第1款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1方有协助的义务。

3、婚姻法第38条第2款规定:行使探视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4、婚姻法第38条第3款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利。

5、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的第25条也规定: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2、离婚子女探视权、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

1、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按照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遵循1定的方式和时间,探望子女的权利。

2、探视权属于身份权的范畴,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享有的身份权。也是有子女的父或母,基于夫妻离婚而产生的1种身份权。它是1项独立的民事权利。

3、离婚后对不直接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来说,只是变更行使探视权的方式。

4、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是父母双方应尽的法定义务,同时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对子女的探视也是应有的法定权利,这种权利和义务不能因离婚而消除。

3、探视权纠纷探视权纠纷案件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1、单方垄断探视权。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1方往往限制另1方与子女接触,这种情形的探视权纠纷案件在审理中较为普遍。行使探视权的主体范围广。婚姻法规定,行使探视权的主体是不直接与未成年子女在1起生活的父亲或母亲。而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不直接与未成年子女在1起生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孩子姑、姨、叔、伯等都期望可以得到探望。探视权纠纷案件难执行。在执行探视权案件的时间、地点、方式上,行使探视权是1周1次还是1月1次?是到子女所在学校还是到子女居住的地方探视?1方探视,另1方是否可以到场?等等问题,若在判决书中规定详细,那执行起来就很困难。因为实际生活中,随时出现的复杂因素很可能导致无法按判决执行。时间、地点1般由夫妻双方协商决定,协商时要根据双方各自条件和子女意愿考虑,还要考虑是否对子女有损害。随拥有探视权1方生活的、有亲属关系的祖父母等人,也可要求拥有探视权。即使协商好,探视的执行也会有诸多因素影响。有相关法律问题可咨询的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关于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有哪些法律规定 关于探视权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刑事拘留期间可以探视吗。

我国婚姻法中离婚后哪些人有探视权?



5、我国婚姻法中离婚后哪些人有探视权?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青年人们对于婚姻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改变,结婚、离婚都是常事了。有的家庭的离婚还伴随着子女的抚养与探视问题,时常也会有相应的纠纷出现,那么到底在我国婚姻法中对于离婚后哪些人有探视权的政策是如何规定的呢?小编为您解答。

1、哪些人能获得探望权

1、关于探望权的主体,是离婚后不与子女生活在1起并与子女保持有父母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父母。由此可见,父母行使探望权是有条件的:(1)必须是已离婚,未与子女生活在1起,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2)必须是与子女保持着父母子女关系的父母。

2、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可以推知,行使探望权的父母包括: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生父母(婚生子女的父母、非婚生子女的父母、人工生育子女的父母)、养父母、已与子女形成抚养关系并在离婚后愿继续提供抚养费的继父母。

3、如果当事人协议离婚,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时,应同时对离婚后探望子女的时间、方式等达成协议。

4、婚姻登记机关审查当事人是否对探望子女达成了协议,即协议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义务;如果当事人是通过诉讼离婚,在人民法院调解离婚的情况下,离婚协议中应有探望子女的条款,其内容必须合法;在人民法院判决离婚的情况下,应对探望的方式、时间等做出具体的判决。总之,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对探望的方式、时间等问题,应先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时,再由人民法院做出具体的判决。

2、离婚后对方不让见孩子怎么办 《婚姻法》第48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法律通过这条规定,对探望权赋予了提起强制执行的效力。从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看,探望权纠纷最大的问题也是执行。由于探望权涉及到人身的问题,就不能对子女的人身及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依新婚姻法的立法精神,是否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是衡量父或母探望行为的根本标准。可以想象,享有探望权的1方在执行法官、法警的陪同下探望子女,或因违反判决或裁定规定的方式、时间和地点探望子女而受到处罚,都会给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其实,国家之所以要立探望权,即根本目的是为了子女。探望子女是基于血缘、亲子之上的自然权利,而不仅仅是父母的权利,也是子女成长过程中保持身心健康发展之所需。不论父母双方离婚后哪些人有探视权,子女都有权利要求与自己的父母见面。 延伸阅读: 关于探视权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关于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有哪些法律规定 探视权起诉状范本。

婚姻法 离婚哺乳期探视权



6、婚姻法 离婚哺乳期探视权

哺乳期的孩子1般为判给女方为原则,若是双方协商1致给男方亦是可以的,不直接抚养孩子的1方有探望权,具体的行使可以双方协商、也可以请法院判决。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