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婚姻家庭法与外国婚姻家庭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中国先秦时代的婚姻家庭法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我国古代婚姻家庭法与外国婚姻家庭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我国古代婚姻家庭法与外国婚姻家庭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在旧社会没有《婚姻法》,《婚姻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以前都是按照传统习俗进行约束,属于道德规范的范畴。 旧时代中国传统实行的婚姻习俗是“1夫1妻多妾”制,欧洲的西方国家是“1夫1妻多情人”制,阿拉伯的伊斯兰国家是“1夫4妻”制。

中国先秦时代的婚姻家庭法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2、中国先秦时代的婚姻家庭法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A我国古代法的特点是以刑为主,成文法典的制定和公布较晚。在整个奴隶制时代,婚姻家庭关系主要由维护宗法制度的礼和为统治阶级所认可的习惯来调整。在我国先秦时代,自古传承的婚礼、家礼等礼仪制度在经过改造、补充后仍然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维护封建宗法统治的有效手段。

简述中国古代婚姻家庭法的特点。



3、简述中国古代婚姻家庭法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婚姻家庭法有其自身的特点。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规范,始见于礼,后入于律。在奴隶制时代,婚姻家庭关系是由礼制和为统治阶级认可的习惯调整的。到了封建制时代,婚姻家庭法规范被载入诸法合体、内容庞杂的统1法典;对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是礼、律并用的。总的说来,以礼为主,以律为辅,婚姻家庭法规范详于礼而略于律,是中国古代婚姻家庭法的1大特色。

中国古代婚姻法‘7出3不出’是什么?



4、中国古代婚姻法‘7出3不出’是什么?

“7出”是对于古代男性休妻的标准理由,“3不去”则正好相反,是不可休妻的理由。西周就有,到唐代成了律法。“7出”指的是:无子、淫佚、不事姑舅、口舌、盗窃、妒忌、恶疾。此7条出自汉代《大戴礼记》。总的来说,不利于家族传承及和睦的,便是可去。但休妻也算大事,不会因为鸡毛蒜皮的毛病就休掉人家,如无子指50岁以上,恶疾也是指眼盲跛足之类严重不利生活的病。“3不去包括”:有所娶无所归,与更3年丧,前贫贱后富贵。意思分别是妻子无娘家可归,妻子曾替丈夫父母服丧3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之后富贵。但也有例外,“恶疾及奸者不在此列”,可以去。“7出3不去”体现了古人对于婚姻的态度,以延续香火、满堂和睦为要务,丈夫对妻子亦应守道义,而凡此种种皆可不关情。

婚姻家庭法调整的财产关系与其他民事法律调整的财产关系有何区别?



5、婚姻家庭法调整的财产关系与其他民事法律调整的财产关系有何区别?

前者反映的主要是亲属共同生活和家庭经济功能的要求,其参与者须为具有特定身份的亲属,这种财产关系不是等价有偿的。后者反映的则是商品经济的要求,其参与者不以具有亲属身份为前提,包括1切可作为民事权利主体的自然人和法人,这种财产关系1般都是等价、有偿的,只有极少数的例外情形。

古代婚姻法叫什么?



6、古代婚姻法叫什么?

古代婚姻的称呼很多,根据不同人群场合,也有着不同的叫法。比如在皇家就叫做“赐婚”,在普通老百姓家就叫做“成亲”。文人之间,还会用“秦晋之好”。古代婚姻比较常见的统称就是成亲,成婚,嫁娶。另外也可以男女双方角度来说,叫法也不同。男方叫做“娶亲”,女方叫做“出嫁。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