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孩子抚养权的规定,新婚姻法孩子抚养权归谁

新婚姻法孩子抚养权的规定



1、新婚姻法孩子抚养权的规定

摘要:婚姻法的内容多数为强制性规范,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婚姻法的调整对象除婚姻外,还包括家庭关系,其名称是在扩大意义上使用的,如1950年和198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既有结婚、夫妻关系和离婚的规定,又有关于父母子女和其他家族成员间权利义务的规定。其内容较亲属法窄,但较狭义的婚姻法宽,实际上是婚姻家庭法。狭义的婚姻法的调整对象仅限于婚姻关系。   抚养权相关法律条款   《婚姻法》   第3十6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第3十7条 离婚后,1方抚养的子女,另1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1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1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3十8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1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第3十9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收养法》:   第十条 生父母送养子女,须双方共同送养。生父母1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   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   第十1条 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δ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从上述两部法律的规定可以看出,非婚生子女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双方均有抚养\教育\探视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因为父母双方离婚或解除同居关系而不复存在.因此,女方带走小孩后不愿意再抚养,你可以要求变更监护权,自己抚养(如果你愿意).   若女方送养,也需要经过你同意,并且要符合收养法关于送养人的规定.   第4条 下列不满十4周岁的δ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1)丧失父母的孤儿;   (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3)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第5条 下列公民、组织可以作送养人:   (1)孤儿的监护人;   (2)社会福利机构;   (3)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第6条 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无子女;   (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3)δ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4)年满3十周岁。   第7条 收养3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4条第3项、第5条第3项、第9条和被收养人不满十4周岁的限制。   华侨收养3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还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   第8条 收养人只能收养1名子女。   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1名的限制。   第9条 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十周岁以上。 新婚姻法孩子抚养权的规定,相关知识推荐阅读:如何变更孩子抚养权 离婚子女抚养权 非婚生子女抚养纠纷。

新婚姻法孩子抚养权归谁



2、新婚姻法孩子抚养权归谁

新婚姻法孩子抚养权归谁可以双方协商,1旦协内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容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1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 【法律依据】 根据《婚姻法》第3十6条,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婚姻法关于孩子抚养权



3、婚姻法关于孩子抚养权

孩子抚养权:第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1般随母方生活。 母方有下列情形之1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抚养,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并承担相应的抚育责任,包括哺育、喂养,保障子女的生活、学习和医疗所需等。直接抚养是指离婚后的父母1方,以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方式承担直接养育子女的责任。 父母之间婚姻关系的变化不影响其各自对未成年人子女所承担的抚养义务,但是由于父母双方因解除婚姻关系而改变其共同生活状态,需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为原则,确定何方承担直接抚养子女的责任,具体安排可能是为子女择定与其共同生活的父母1方,也可能是经各方协议由父母各方轮流与子女共同生活。8周岁以上的孩子,可由孩子意愿决定随父母1方生活。 子女的抚养费标准具体数额 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1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2十至3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1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5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离婚后孩子的归属,哺乳期内的孩子,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父亲则需按月按法院的判决或双方协议的数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2周岁以下的孩子,1般随母亲生活。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1的,也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另外,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4、2-10周岁的孩子,可协商解决,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考虑父母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10周岁以上的孩子,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5,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新婚姻法子女抚养权争取孩子抚养权需要注意的问题?



4、新婚姻法子女抚养权争取孩子抚养权需要注意的问题?

新婚姻法子女抚养,争取孩子抚养权,个案中需要注意的那些问题呢?离婚的当事人,如果想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最好做到如下几点: 1.离婚前多照顾孩子,增加与孩子的感情; 2.如果双方已经分居,最好争取与孩子1起生活; 3.如果夫妻双方都忙于工作,最好让自己的父母帮助照看孩子; 4.自己身上有不好习惯的,要及时改正; 5.自己没有工作的,要积极进去,寻找1份收入尚可的工作; 但是,在新婚姻法子女抚养,争取孩子抚养权这1焦点问题中,不得伤害孩子的感情,不要刻意的突然改变孩子的生活方式,如果孩子已满十周岁,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且不可盲目的争取抚养权而伤害到孩子感情。毕竟,离婚后孩子还是双方的孩子,不抚养孩子的1方仍然享有探视权;毕竟孩子十8周岁后,孩子可以自愿选择跟随哪1方。1转眼,孩子就会长大,再提孩子的抚养权也就没有多大意义。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