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辅导记录表怎么填,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问答:

婚姻家庭辅导记录表怎么填



1、婚姻家庭辅导记录表怎么填

婚姻家庭辅导记录表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参与者的信息(个人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等); 2. 情况调查(参与者的家庭背景、婚姻关系、婚姻问题等); 3. 辅导记录(辅导内容、辅导时间、辅导结果等); 4. 鉴定意见(婚姻家庭咨询出具的鉴定意见); 5. 监护人(监护人的信息); 6. 其他。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问答:



2、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问答:

《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1》倡导约定优先,有利于树立理性的亲情观念,从而减少纠纷。

1、婚前以按揭方式购买住房,应该怎么处理没矛盾,更安全? 答:《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1》第7十8条“夫妻1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1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1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民法典第1千08十7条(1087条)第1款规定的原则,由不动产登记1方对另1方进行补偿。” 鉴于以上规定,建议: (1)无论男女1方有条件的,在婚前全部个人全资购买登记在个人名下,成为婚前财产没有争议; (2)条件不足以全额支付购房的,则由双方共同出资按揭,并登记在双方名下共同共有,婚后共同还贷呢。这样也就毫无争议,避免了日后产生纠纷。 (3)如双方想1次性共同购房,又不够钱的,可以由双方共同签名,向各自父母借款共同出资购买。这种情况下,房产登记在双方的名下,是男女双方的共产,借款也是双方共债,由双方负责共同偿还。

2、对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的如何认定: 《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1》第2十9条,基本沿用了原《婚姻法司法解释2》第2十2条的规定,这是对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坚守。但就婚后购房父母出资的认定,《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1》作了修改,立法精神上更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倡导当事人在此情况下进行约定,以减少纷争。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援引《民法典》第1千06十2条第1款第4项的规定,即没有明确表示赠与1方的情况下,应当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同时,这1条也兼顾了物权编的规定,即根据《民法典》第3百08条规定,共有人对共有财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可见,在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基于婚姻家庭的身份关系,婚后所得的共有房产不宜认定为按份共有。 以上解答出于个人专业意见,不足之处请指正!。

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3、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第1条规定:“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本条是关于婚姻法调整对象的规定。婚姻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婚姻法,是调整夫妻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广义的婚姻法,除调整夫妻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以外,还规范因婚姻产生的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等家庭关系。我国现行的婚姻法,是广义的婚姻法。由此可知,婚姻法的调整对主要有:

1、婚姻法既调整婚姻关系,又调整家庭关系婚姻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间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结合,是人类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其基本内涵包括:(1)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这是婚姻的自然属性上的含义即结婚的双方须为异性,同性的结合不成其为婚姻。男女两性的差异及人所固有的性的本能和需要是构成婚姻的自然因素,是婚姻的原始动力和自然条件。这种自然属性是婚姻家庭关系区别于其他社会关系的重要特征。(2)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结合。这是婚姻关系的内部特征。通奸、姘居关系的男女,发生两性关系的目的并不在于永久共同生活。(3)婚姻是男女双方结合的社会形式。这是婚姻的社会属性上的含义,即两性的结合,要成其为婚姻关系,必须采取为当时的社会制度认可的形式,才称其为婚姻。

如何经营婚姻家庭



4、如何经营婚姻家庭

用爱来经营家庭。 爱就是1心为她(他)好。爱情幸福7原则:

1、尊重性原则。爱恋的双方要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和意志,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对方身上。

2、信任性原则。爱恋的双方要互相信任,不得无端猜疑。

3、忠诚性原则。爱恋的双方要互相忠诚,对爱人负责,对孩子负责,对家庭负责,不得喜新厌旧,破坏家庭和睦。

4、包容性原则。爱恋的双方要互相接纳、包容对方的缺点和不足。不能住住对方的缺点和不足不放。

5、互爱性原则。选择爱(不是喜欢)你的,爱你选择的。

6、交流性原则。爱恋的双方应及时交流彼此的想法,沟通思想感情,不要疏远了对方。

7、协商性原则。爱恋的双方遇到什么事情和问题应协商解决,不能独断专行。 婚姻不幸6诱因:

1、1厢情愿。1味追求自己的所爱,而忽视了对方对自己的的态度(不爱你)。

2、感觉误判。错把性吸引当爱情,错把喜欢当爱情,错把好感当爱情。

3、野蛮控制。把恋爱对方看成自己的私有物品,严加控制,以达到占有对方的目的。

4、喋喋不休。不分时机、不分场合,不顾对方的感受,抓住对方的某1缺点和不足,絮絮叨叨,1味数落对方。

5、无端猜疑。不信任对方,疑神疑鬼,胡乱猜疑。

6、喜新厌旧。以自我为的淫欲中心,以喜欢为标准,以感情不和为借口,放纵自己,见异思迁。 家庭和谐1观念: 整体性观念。夫妻2人是1个整体,父母和孩子是1个整体,父母、孩子和老人是1个整体,1个家庭是1个整体。1损俱损,1荣俱荣。思考问题,处理事情,应有全局观念,应有整体观念。1切为了这个整体——家庭的存在,为了这个整体——家庭的和睦。 爱情是什么 爱是人类社会乃至整个生命界永恒的主题。 爱是神圣的,爱是崇高的,爱是美好的。 付出爱是伟大的,被爱是幸福的。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因爱而闹出的悲剧却时有耳闻。 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观察,我思考,我发现:爱是1种崇高的境界,爱是1种美好的品德。

1、普通人的爱情 通常人们所谈论的男女之间的爱情,其实是1种感觉,它是性和情的混合物。它1半是性,1半是情;1半是性欲,1半是情爱;1半是魔鬼,1半是天使。他以性需求(渴望)和性愉悦为核心,杂糅着喜欢、牵挂,爱慕、依恋,憧憬、向往等心理活动。它还激励热恋中的人们产生1种似爱非爱的心理特征,诸如:责任、义务,理解、宽容,关心、呵护,尊重、给予等(若能用这些心理特征平等的、无条件的对待天下众生,则升华为真爱)。同时它还伴随着以自我性满足为前提的渴望、控制、玩弄,挑剔、不满、怨恨和猜疑等1系列非理性的东西。热恋中朋友们,千万不要被爱人的“我喜欢你”蒙蔽了双眼,千万不要被爱人的“我爱你”冲昏了头脑。当“我爱你”从男人嘴里说出的时候大多意味着淫欲和占有,当“我爱你”从女人嘴里说出的时候,多半意味着喜欢和拥有。 当1个人对你说“我爱你”的时候,你应冷静地想1想,你更应细致认真地考察1番,他爱你什么,他怎么爱你,他有资格?他品德高尚吗?不能只看他对你怎样,要看他对别人怎样,尤其是对弱者怎样。他对你好是因为他对你企图,他想从你这里得到什么,并不能说明他是1个好人。你应找1个善良的好人,而不是1个对你有企图的人。那么,真正的爱是什么呢

2、和年轻朋友们谈: 喜欢、爱与婚姻、家庭 性价值取向,是宇宙中的1个普遍现象。 在宇宙间,在生命世界里,在两生命个体之间,同性相斥,异性吸引,是1个普遍的法则。 异性之间,彼此吸引,对1个感情生物来说,就是喜欢。喜欢就是“可我心”、“满我意”;就是对方的存在能满足我对异性的心理、生理的需求,并伴随1种试图据为己有的想法。 喜欢的心态是愉悦的。 喜欢是情绪化的、不稳定的心理状态。 喜欢是有条件的,“可我心”、“满我意”是喜欢的前提,因此,喜欢是1种标准的自私行为。同性间可以仰慕,可以欣赏,可以赞同,可以爱,但不会有喜欢。 喜欢可以升华为爱,但喜欢不是爱。 爱是1种崇高的、稳定的精神境界,爱是1种忘我无私的心理状态,爱就是1心为“你”好,1心想让“你”好。爱的心态,宁静祥和,无怨无悔。 爱与智慧互为因果。 爱是智慧的结晶,没有真正的智慧,不可能有真正的爱的思想和行为。 爱是智慧的源泉,没有真正的爱,不可能有真正的智慧。 爱以理智为方向盘,以意志为动力,将慈悲的甘霖,遍洒生命世界,滋润每1个生命的心田。 喜欢不是爱的条件,爱是无条件的自觉和自愿。 爱以尊重为前提,1视同仁的对待每1个生命体。 爱是理解与宽容,爱是自觉与自愿; 爱是鼓励与支持,爱是安慰与规劝; 爱是责任和义务,爱是给予与期盼; 爱是关心与呵护,爱是目标和手段; 爱是承诺和信守,爱是力量和源泉。 内心充满爱,而不执着于爱,不执着于爱,而不是不爱; 爱而不爱,不爱而爱,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婚姻以性为基础,以喜欢为前提,但仅有性与喜欢的婚姻而组成的家庭,是1个不稳定的家庭,组成1个家庭更需要爱来支撑,唯有充满爱的家庭,方是稳定的、持久的、幸福的家庭。 1个家庭,可以没有性,可以不喜欢,但不能没有爱,爱是个各家庭成员间的调和剂,爱有无限的亲和力。 爱是生命的动力,爱是生活的阳光,爱是幸福的源泉。 我发现,在现实社会里,爱情、家庭悲剧的根源,就在于错把以性为基础的喜欢当作爱,来组织家庭,而实际上家庭成员间缺乏真正的爱的意识。 年轻的朋友们,你正在热恋中,你准备结婚,你要组织家庭,我想问问你,你准备好了吗,你分辨清楚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了吗?你是否有足够心理准备来组建家庭?我想告诉你,莫心急,等你准备好了足够的爱,再来组织家庭也不迟。你说呢?!

3、爱情箴言 你喜欢他(她), 就要爱他(她), 就要接受他(她)——既要接受他(她)的优点和长处,更要接受他(她)的缺点和短处, 就要原谅他(她), 理解他(她), 信任他(她), 尊重他(她), 呵护她(她), 关心他(她), 守候他(她), 并且甘愿为他(她)改变自己, 甘愿为他(她)奉献自己的1切。 爱情是相互的, 既然他(她)选择了爱你, 你就要努力把自己修养成1个值得他(她)所爱的人, 为他(她)而改变自己, 为他(她)而改正自己的缺点, 为他(她)而弥补自己的不足, 并且用他(她)爱你的方式去爱她(他)。 爱他(她),就不要苛求他(她), 爱他(她),就不要伤害他(她), 爱他(她),就不要怀疑他(她), 爱他(她),就不要难为他(她), 爱他(她),就要设身处地的为他(她)着想, 爱他(她),就要让他(她)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 打着爱的旗号, 去苛求他(她)、限制他(她)、怀疑他(她)、难为他(她), 让他(她)按自己地意志生存、生活, 这不是爱, 爱情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 爱情更多的是承诺与信守, 爱情更多的是尊重与呵护, 爱情更多的是理解与宽容, 爱情更多的是关心与支持。 爱情不拒绝喜欢,但仅有喜欢不是爱情, 爱情不拒绝性,但仅有性不是爱情, 爱情不拒绝两情相悦,但两情相悦不是爱情, 爱情不拒绝两性嬉戏,但两性嬉戏不是爱情。 爱情是人生的1剂良药, 它可以医治心灵的创伤, 它可以矫治心态的缺陷, 它可以疗治身体的病痛。 走出爱的误区, 幸福将伴你1生。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2)



5、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2:

1、 新增协议离婚应当订立书面离婚协议,且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1致;

2、新增婚姻存续期间分割共同财产的两种情形;

3、新增对亲子关系有异议可提起诉讼规定;

4、新增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

5、新增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6、新增夫妻1方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在离婚分割财产时可对该方以少分或者不分;

7、新增离婚损害赔偿兜底条款,充分维护无过错方权益;

8、新增照顾无过错方权益原则,离婚时财产分割更加公平;

9、完善收养相关规定,保护被收养人合法权益。

1夫1妻制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6、1夫1妻制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从对偶婚发展而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父权制代替母权制,世系与财产继承开始父系计算而形成。它的确立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1,并适应于整个文明时代。确立这种婚姻形式,主要由于私有制的发展,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里,男子掌握经济大权,女子处于从属地位。父亲的财产只能由出自父亲的子女继承,因此作为妻子必须严格保持贞操和对丈夫绝对服从。这种1夫1妻制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而言的。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女子受男子统治,女子只能嫁给1个丈夫,而男子特别是剥削阶级的男子则可以实行重婚、纳妾的1夫多妻制。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