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第24条补充规定出台后债权方会出现大量呆账死账吗,新婚姻法第24条补充版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婚姻法第24条补充规定出台后债权方会出现大量呆账死账吗



1、婚姻法第24条补充规定出台后债权方会出现大量呆账死账吗

展开全部

1、这个提问很奇怪,婚姻法第24条补充规定出台和大量呆账死账有关系吗?呆账死账是合法真实有效的债务,只是无力偿还或没有偿还的可能,并不是虚假或违法的债务。

2、婚姻法第24条补充规定:对于虚假的债务、因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所负债务,第3人主张债权的,不予支持。

3、这个补充规定,就是以往的法律规定的再次强调而已,虚假债务,违法犯罪所负债务,都不是真实,合法的债务,更不存在呆账死账的前提。



2、新婚姻法第24条补充版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的补充规定》规定,第2十4条的基础上增加两款,分别作为该条第2款和第3款: 夫妻1方与第3人串通,虚构债务,第3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1方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3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第2十4条,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1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1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9条第3款规定情形的除外。



3、婚姻法第24条补充规定有什么内容

婚姻法是1部与我国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1部法律,因此,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形势的不断变化,婚姻法的内容也需要跟随我国的现状进行1定的调整。在2017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就对婚姻法进行了补充规定那么。那么,婚姻法第24条补充规定有什么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第2十4条新增两款,分别规定:夫妻1方与第3人串通,虚构债务,第3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1方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3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同时下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及夫妻债务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法院正确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对婚姻法司法解释(2)作出的补充规定,在家事审判工作中正确处理夫妻债务,依法保护夫妻双方和债权人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安全,推进和谐健康诚信经济社会建设。 通知明确提出,未经审判程序,不得要求未举债的夫妻1方承担民事责任。在审理以夫妻1方名义举债的案件中,应当按照民诉法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原则上应当传唤夫妻双方本人和案件其他当事人本人到庭,庭审中应当要求有关当事人和证人签署保证书。未具名举债1方不能提供证据,但能够提供证据线索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调查取证。对伪造、隐藏、毁灭证据的要依法予以惩处。 通知规定,债权人主张夫妻1方所负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当事人之间关系及其到庭情况、借贷金额、债权凭证、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债务是否发生。 通知强调,要防止违反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仅凭借条、借据等债权凭证就认定存在债务的简单做法。在当事人举证基础上,要注意依职权查明举债1方作出有悖常理的自认的真实性。 在区分合法债务和非法债务,对非法债务不予保护的基础上,该通知还明确提出,对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夫妻1方举债用于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而向其出借款项,不予法律保护;对夫妻1方以个人名义举债后用于个人违法犯罪活动,举债人就该债务主张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的,不予支持。 在相关案件执行工作方面,该通知提出,要树立生存权益高于债权的理念,对夫妻共同债务的执行涉及到夫妻双方的工资、住房等财产权益,甚至可能损害其基本生存权益的,应当保留夫妻双方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执行夫妻名下住房时,应保障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1般不得拍卖、变卖或抵债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 通知同时强调,在处理夫妻债务案件时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原则。要制裁夫妻1方与第3人串通伪造债务的虚假诉讼,对涉嫌虚假诉讼等犯罪的,特别是虚构债务的犯罪,应依法将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侦查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将加大家事审判对下指导力度,就家事审判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统1裁判尺度。同时将积极配合相关立法工作,对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夫妻财产问题、夫妻债务等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更好指导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审理涉及夫妻债务案件。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之所以对这条法条进行补充说明,主要是因为在社会生活当中出现了利用第3人串通伪造债务的情况,通过对本条法律的完善,就可以对这种虚假诉讼行为进行制裁,保证良好的社会秩序。 延伸阅读: 最新婚姻法中,离婚财产如何分割 事实婚姻法律上是如何规定 新婚姻法婚后财产的界定是怎样的?。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第24条补充归定实行后已判裁决如何处理

朋友,如果以前你也受到原《解释(2)》第2十4条的“冤枉”,深表同情,但是有些问题还就是“无可奈何”。既然 ”已判裁决 “,说明此案件已经判决或者裁定终结,甚至已经执行完毕,案件审结。新《解释(2)》只是对第2十4条的规定进行补充,并不是说明第2十4条是“完全错误”,只是对其进1步完善,使其更严谨、更规范,不再发生“伤及无辜”。 2017年3月1日,也就是今天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法释[2017]第6号)第2十9条第2款规定:”本解释实施后,人民法院新受理的1审婚姻家庭纠纷案件,适用本解释。“本条款强调的是”新“受理的案件,以前已经审结的案件,不适用”新补充规定“的司法解释。 此条款说明,以前的判决或裁定,仍然适用原来的《司法解释》,即法释【2003】第19号的规定。



5、新婚姻法补充24条内容是怎么样的?

现在中国实行婚姻自由制度,人们自由恋爱,自由结婚,当然也包括自由的离婚,丝毫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再也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所以现在的再婚率也逐步的提高,离婚之后再结婚,对于这样的现象,法律有明确的规定。那么新婚姻法补充24条内容是怎么样的?

1、新婚姻法补充24条内容是怎么样的?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28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的补充规定》,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涉及夫妻共同债务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强调虚假债务、非法债务不受法律保护。 根据这份补充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第2十4条新增两款,分别规定:夫妻1方与第3人串通,虚构债务,第3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1方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3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同时下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及夫妻债务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法院正确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对婚姻法司法解释(2)作出的补充规定,在家事审判工作中正确处理夫妻债务,依法保护夫妻双方和债权人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安全,推进和谐健康诚信经济社会建设。 通知明确提出,未经审判程序,不得要求未举债的夫妻1方承担民事责任。在审理以夫妻1方名义举债的案件中,应当按照民诉法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原则上应当传唤夫妻双方本人和案件其他当事人本人到庭,庭审中应当要求有关当事人和证人签署保证书。未具名举债1方不能提供证据,但能够提供证据线索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调查取证。对伪造、隐藏、毁灭证据的要依法予以惩处。 通知规定,债权人主张夫妻1方所负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当事人之间关系及其到庭情况、借贷金额、债权凭证、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债务是否发生。 通知强调,要防止违反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仅凭借条、借据等债权凭证就认定存在债务的简单做法。在当事人举证基础上,要注意依职权查明举债1方作出有悖常理的自认的真实性。 在区分合法债务和非法债务,对非法债务不予保护的基础上,该通知还明确提出,对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夫妻1方举债用于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而向其出借款项,不予法律保护;对夫妻1方以个人名义举债后用于个人违法犯罪活动,举债人就该债务主张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的,不予支持。 在相关案件执行工作方面,该通知提出,要树立生存权益高于债权的理念,对夫妻共同债务的执行涉及到夫妻双方的工资、住房等财产权益,甚至可能损害其基本生存权益的,应当保留夫妻双方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执行夫妻名下住房时,应保障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1般不得拍卖、变卖或抵债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 通知同时强调,在处理夫妻债务案件时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原则。要制裁夫妻1方与第3人串通伪造债务的虚假诉讼,对涉嫌虚假诉讼等犯罪的,特别是虚构债务的犯罪,应依法将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侦查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将加大家事审判对下指导力度,就家事审判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统1裁判尺度。同时将积极配合相关立法工作,对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夫妻财产问题、夫妻债务等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更好指导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审理涉及夫妻债务案件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阅读,我们知道,婚姻法是专门用来规范婚姻方面的问题的,包括结婚需要注意什么,结婚办理需要什么材料,结婚流程,还有离婚的房产分割,离婚办理的条件,流程等等都是婚姻法涉及的范围。 延伸阅读: 2017年新婚姻法规定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少岁? 新婚姻法房产该如何分配 2017最新婚姻法司法解释3全文。



6、婚姻法第2十4条补充了什么?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还有债务你也飞不起来! 解决夫妻1方“被负债”尴尬,有必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婚姻法“2十4条”,科学阐释夫妻共同债务,平衡债权人与夫妻另1方利益。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福建泉州人王锦兰离婚后不久,法院送传票的人登门造访,她忽然成了欠人钱财的被告。接到传票的王锦兰气愤地打中国质问前夫,前夫也不隐瞒,承认曾帮父亲向人借过300多万元。王锦兰并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说她对前夫的借债不知情,也没花他们借来的钱,官司1定能赢。判决书下来,她输了,需要共同负担债务。 法院判王锦兰败诉的依据,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第2十4条:“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1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1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9条第3款规定情形的除外。”此即民间所指的婚姻法“2十4条”。 近年来,夫妻1方尤其是离婚后的1方莫名其妙地“被负债”,需要为另1方在婚姻存续期间所负债务承担偿还责任的事件不断出现。这种夫妻1方未必知情或受益,却需要承担债务的规定1定程度上维护了债权人利益,但却为夫妻1方恶意负债,侵占另1方财产埋下隐患。解决夫妻1方“被负债”尴尬,有必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婚姻法“2十4条”,科学阐释夫妻共同债务,平衡债权人与夫妻另1方利益。 按照婚姻法“2十4条”,凡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均视为夫妻共同债务,未在借据上签字1方也应偿还。除非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夫妻财产约定为AA制且债权人知情;或者能够证明所借债务并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之所以这样,主要是为保护债权人权益,避免夫妻为恶意逃债,合谋“假离婚”,将财产转移给1方,将债务归于另1方。如夫妻1方以个人名或另1方知情,方可要求未签字方共同偿还。如此,既可避免以“假离婚”。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