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婚宴八项规定,洛阳现在能办婚宴吗

公务员婚宴8项规定


1、公务员婚宴8项规定



1、中央8项规定婚宴标准是什么
1、中央8项规定婚宴标准是:(1)婚礼宴请人数1般不得超过200人,婚嫁双方同城合办婚宴的,宴请人数不得超过300人;(2)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在操办婚礼10个工作日前向本级或者本单位纪检监察机关(机构)报告,说明操办事宜、邀请人数及范围等情况,并于事后10个工作日内报告遵守承诺情况;(3)对于违反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违规收受的礼金及贵重礼品,1律收缴。
2、法律依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第1条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2、办了婚宴没有领证属于正式夫妻吗
1、办了婚宴不属于正式夫妻。只有领取了结婚证的才会属于合法夫妻;
2、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结婚证正本1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1份;
3、领取结婚证的法定条件是双方自愿、均无配偶,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双方非直系血亲、非3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没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2、洛阳现在能办婚宴吗


两地明确不再禁止婚宴,但有条件限制


根据全国工商联4月上旬提交的调研报告显示,91.39%民营企业已复工。1份4月初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4月3日,全国生活服务业商户复工率达到80.6%,消费复苏率也已达50.9%,整体复工复苏趋势向好。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3月底多地对于餐饮业的限制逐步开放,辽宁、山东济南、4川成都、青海西宁等多地餐饮行业全面恢复营业。


近来,已有部分地区解除了举办婚宴等宴会的禁令,但严格限制开放条件。如浙江温岭发布通告称,在有条件举办婚宴等大型宴会聚餐的情况下,可酌情进行举办。苏州姑苏拟推出“加快复工复业5项制度”,在场所通风、人员健康可控的情况下可举办生日宴、满月宴等居民需求强烈的宴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提到“酌情举办”,但温岭明确要求餐饮单位承办10桌或100人以上的聚餐活动时,须提前3天将餐次、参加人数、菜单等内容向当地市场监管分局(所)报备,并签订《温岭市聚餐活动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承诺书》。


此外,山东淄博曾倡议餐饮服务单位、宴席承办单位取消已订宴席,或者和预订者协商择期举行;计划举办宴席的单位、家庭和个人,取消宴席或者择期举行。然而目前仍有北京、山西、河北3河、大厂回族自治县、廊坊开发区、永清县、文安县、固安县、安徽阜阳、浙江湖州、陕西汉中、湖南株洲、怀化、贵州遵义、广东番禺、广西柳州、云南昆明等地严禁举办婚宴等宴席。


例如北京市4月20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餐饮服务单位经营服务指引(4.0版)》中明确提出,停止承办酒席宴会等群体性聚餐活动等内容,而在此前发布的1.0版本中,《指引》只提到餐饮服务单位应控制就餐人数,停止接待群体性聚餐。彼时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防控指引中的群体性聚餐,是指节日宴席、生日宴席、升学宴席等聚餐活动。


【拓展资料】


超9成新人婚宴延期,冲击3万亿市场


我国目前有超过73万家婚庆相关企业,仅2019年1年内注册成立的婚庆相关企业数量就达到28万余家,年增速超67.5%。


停办婚宴给市场带来了怎样的冲击?中国产业信息网曾发布数据预测,2020年中国结婚登记人数将会创5年来新高,达到1238万对,结婚消费也将达近3万亿之高。而春节则1直是结婚行业的“黄金期”,许多商家今年档期已基本排满,其中有4分之1的订单集中在春节期间。


但目前,全国各地婚礼订单取消比例较高。根据婚礼纪2月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91%的新人结婚延期,12%的新人减少结婚相关的支出。


早在北京出台新规之前,就有5星级酒店销售人员介绍,酒店向原本预订34月份举办婚宴的客人均协商做了延期处理,有个别坚持退款的,定金也给予了返还。杭州某酒店统计数据显示,在2018年和2019年,该酒店婚宴方面的营收均达到了1个亿,年举办婚宴在2万桌左右,年接待新人56百对。但今年原定
3、4月份的婚礼均需延期,调整至
5、6月份或者干脆下半年举行。


虽然4川已经解禁群体性聚餐,但婚宴市场仍受影响。成都某酒店从业者对媒体表示,5月份的黄金周婚宴本来已经排满,但现在基本上都改期了。婚礼酒席预订时间从今年10月份开始已排到年底。昆明某婚宴主题酒店负责人直言,差不多160多场婚宴受影响,造成的损失大概有1000多万元。


香港地区婚礼统筹师吴筱玲称,部分新人可能要将婚礼推迟到明年年中或年末,这其中涉及到的“延期成本”最少增加20%。不过不少新人表示,这是特别的挑战,希望能从好的方面去思考,缓解自己的焦虑。


海外新人也遇到相同的挑战。据《巴黎人报》报道,法国每年举办23万场婚礼,约有80%的婚礼是在3月底到9月底之间举行的。然而由于法国限制措施至少持续到5月11日,而且7月中旬之前都不能举办大型活动,预计至少1半婚礼将受到疫情影响。


业内乐观:淡季不淡,婚礼是刚需


武汉解封当日,支付宝武汉结婚预约小程序出现卡顿,随后支付宝方面回应称,这是因小程序访问量超出预计,大约是节前的300%,造成了暂时的卡顿。4月21日,中国消费者报微博提到,有数据显示,3月婚纱成交量环比2月猛增280%,其中湖北超5成。且4月份,婚纱需求也许迎来报复性反弹,许多情侣都表示要与彼此共度余生。


尽管国内有的酒店暂不能接待婚宴,但也开始恢复了预订和排期,并在价格上做出让步。例如潍坊的1些酒店推出了婚宴优惠,比如赠送伴手礼,降低部分宴会厅租赁费用,降低消费门槛,推出特价菜单等。连云港的不少商家1直坚守“线上”宣传阵地,在微信、第3方平台上宣传婚庆服务,希望能够吸引1部分潜在客户,与新人们保持联络。


对于“婚宴”这门生意,业内仍持乐观态度。潍坊市喜庆协会会长肖东介绍,原本78月份是举行婚宴的淡季,从各个婚庆公司反馈情况来看,如今也不淡了。相关从业者也表示,等疫情彻底过去了,相信后期生意会好的。“对多数新人来说,婚礼是刚需,他们只是在等待疫情结束。”




3、两个人都是外地户口,能否在北京领结婚证!


全为外地户口不可以在北京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条例》第2章 结婚登记第4条 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1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由上可知,须回双方其中1人常住户口所在地进行婚姻登记。扩展资料:广东有望试水异地婚姻登记省内通办2018年7月19日召开的“推进异地婚姻登记试点工作”对口协商会上,广东将向国家申请开展异地办理婚姻登记试点,有望推行异地婚姻登记省内通办。协商会上,省政协专题调研组公布了《关于“推进广东省异地婚姻登记试点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建议,省政府专题报请国务院批准广东开展异地婚姻登记跨省试点工作。具体包括:今年内在广州,并逐步在深圳、珠海、梅州、惠州、东莞与湛江等市开展婚姻登记跨市办理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后,开展全省通办;争取今年内在广州等已开展试点的城市先行试点跨省登记。广东省自2016年开始异地办理婚姻登记试点,确定广州、佛山为跨区办理婚姻登记试点单位。今年1月底,广州市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2个实现婚姻登记全城通办的城市。佛山市起草了“在全市开展跨区办理婚姻登记工作方案”,目前已完成第2次征求意见。广东作为人口流入大省,截至2017年7月,全省流动人口总量超过4000万人,其中外省籍流动人口约3000万人,就近办理婚姻登记需求迫切。但推进婚姻登记异地办理尚存在法律层面障碍——国务院2003年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第4条和民政部《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第5条都规定,婚姻登记必须到1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不允许异地办理。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下1步将加强与司法部沟通协调,推动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同时推动婚姻信息历史数据补录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1994年以来的婚姻登记历史档案数据补录,争取在2019年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现存历史数据补录工作。参考资料:。



4、民政局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总结


民政局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总结   2012年,我局着力全域城市化要求,结合民政部门职能,围绕“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着力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工作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积极构建“大城管”格局中,城市管理服务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1、加大城市和谐社区创建及管理服务力度   1是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全区26个城市社区(不包括3个大工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全面完成,总办公服务用房33064平方,平均面积达到1272平方米。以此为基础,区市民服务中心、街道(村)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3级服务网络构架基本形成。   2是以“6事工作法”推进“微民生工程”实施。广泛推行以“群众说事、分类理事、民主议事、高效办事、定期评事、公开告事”为主要内容的“6事工作法”,并以此为标准,将民生服务项目触角延伸至居民微观需求层面,推广居民和好屋、残疾人日托中心等多种服务模式,建立“1站式”代理代办服务机制,基本实现“十分钟社区服务圈”;   3是深入开展“1社1品”创建活动。各社区根据各自特色和工作重点,“量身定做”,谋求发展,涌现出了总浦桥孝道型社区、西门爱心服务型社区等众多品牌社区,许多社区还创立了体现自己文化特色的LOGO;   4是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动态管理工作。在26个市和谐示范社区调查考评中,群众满意度平均得分94.09分,社区服务管理平均得分93.69分。   
2、继续完善新型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机制。   1是积极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服务理念。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全区60个行政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共投入资金7870多万元,新建和改建社区服务中心6.94万平方米,平均面积达到1156平方米。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统1实施了公共服务全程化代理和“1站式”办理模式,不断推进81890向农村社区延伸,确保村民“足不出村”可享受公共服务。编制完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导手册》并先行印发到光明、9龙湖等7个村。   2是逐步优化基层治理机制。积极推行澥浦“两票1会”制度和蛟川的“168工作法”,坚持村务信息传统公开与电视公开“双及时、双到位”,全区60个村村务公开率达到100%,村民参与意识进1步增强,满意度不断提高;   3是建立村干部考核培训长效机制。完善村干部考核制度、加强竞职承诺监督。深入推动农村基层干部“大培训”工作,及时开展“回头看”活动,努力形成“对象广泛、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方式多样”的村委会干部培训长效机制。   4是强化引领带动作用。以光明、曙光、棉丰、石塘下4个市级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为典型,撰写调研报告并汇编成册分发全区各村。目前,全区行政村全部达到了规范化创建标准,其中1个街道、1个村被评为省级示范创建单位。   
3、大力创新社会组织培育管理体制。   1是加强“孵化培育”能力。建立了区社会组织促进会,建立社会组织促进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工作站3级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孵化平台实现“以社育社”,目前,全区注册登记社会组织252家,基层社会组织929家,初步形成了遍布城乡、门类齐全、覆盖广泛、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组织体系,并培育出“草根能人工作室”等1批品牌社会组织。   2是推进登记管理体制改革。起草完成《市区基层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行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等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在去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直接登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尝试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试点工作。   3是拓展政社合作空间。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服务民生,今年共向社会组织投入扶持资金近97万元,实施了62个社区服务项目,内容涵盖安老扶弱、助残养孤、社会融洽、公益服务、文化体育等方面,有效减轻了政府管理压力,激发了社会自治活力。   4是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今年对全区民办幼儿园(学校)进行评估,促进了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完成了社会组织党建及专用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及年检工作。出刊社会组织促进会工作通讯《社会组织》。   
4、全面提升社会专项事务管理服务水平。   1是加大流浪乞讨人员“1站式”关爱救助体系建设。以区救助管理站为依托,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甄别、救助、救治、返乡、安置等方面的救助力度,不断完善流浪乞讨人员“1站式”关爱救助体系建设。各镇(街道)及有关部门严格按照“谁发现,谁报告”的原则,发现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后,迅速与区救助管理站联系,并及时提供必要的食品、御寒衣物。区救助管理站负责对其实施分类救助,原籍地址确切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为他们提供返乡车(船)凭证,或通知其家属或当地组织接回;对地址查实暂有困难的,在站内实行临时救助;对无法查明其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无家可归人员,则就近安置在福利院等相关机构。今我区已累计施救流浪乞讨人员78人次,支出流浪乞讨救助金81万元。其中,返乡救助62人次,医疗救助30人次,临时安置16人次,获得身份甄别及衣食救助率达100%,确保了区域范围内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助。   2是深入推动殡葬改革,殡葬惠民落到实处。加大殡葬惠民力度,今年起遗体接运、火化、购买生态葬等多个殡仪基本服务项目由政府买单,并于4月起实现普通骨灰盒普惠,全年惠及1466人减免费用142.92万元。积极倡导“绿色殡葬”,全区生态葬法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全年投入绿化资金29.19万元,经营性公墓绿化苗木25191余株,墓区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较好的完成了清明祭扫任务,上山祭扫15万余人次,无发生安全事故;   3是积极开展婚姻登记标准化创建工作。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工作多年保持依法登记率100%的优良记录,收养登记多年保持无投诉、复议及诉讼案件的良好记录,前10个月,全区共办理结婚登记1734对、补办结婚登记100对,离婚登记554对、补办离婚登记28件,开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3564份,收养登记19件;   4是不断提高地名公共服务能力。全区第2次地名普查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成包括全区3091条地名基础信息在内的V3系统数据库。多方位展开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完成全区7纵8横主干道路牌、行政村村牌缺失、破损的清查、更换补增工作。与《今日》合作推出“地理”栏目20余期,切实提高了地名公共服务能力,宣传了我区的地名文化。全面完成“镇慈线”、“北镇线”“仑镇线”和“镇鄞线”4条县级界线毗邻县(市、区)的走访及毗邻镇(街道)平安边界协议签订工作。启用了各镇(街道)地名证明专用章,将出具地名证明的权限下放至各镇(街道)。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篇)县、乡两级词条的编纂工作。 ;。



5、妈妈催婚经典台词!




6、结婚证是要在男方或女方户口所在地领,还是任意地方都可以?


双方中任意1方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领取结婚证。《婚姻登记条例》有明确规定:


第2章 结婚登记第4条 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1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扩展资料:民政部已答复推进结婚登记异地办理试点工作


民政部网站发布答复称,将进1步推动历史数据补录工作、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完善全国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库、推进公民身份信息核查和身份证号关联等工作,指导地方积极开展异地婚姻登记试点工作。广东有望推行异地婚姻登记省内通办记者从广东省政协7月19日召开的“推进异地婚姻登记试点工作”对口协商会上获悉,广东将向国家申请开展异地办理婚姻登记试点,有望推行异地婚姻登记省内通办。协商会上,省政协专题调研组公布了《关于“推进广东省异地婚姻登记试点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建议,省政府专题报请国务院批准广东开展异地婚姻登记跨省试点工作。具体包括:今年内在广州,并逐步在深圳、珠海、梅州、惠州、东莞与湛江等市开展婚姻登记跨市办理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后,开展全省通办;争取今年内在广州等已开展试点的城市先行试点跨省登记。


出席会议的省民政厅、公安厅、法院、法制办等有关单位对此均表示赞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推进婚姻异地登记 公共服务就该跟着人走人民网-广东有望推行异地婚姻登记省内通办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