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年龄2022年新规定,我国《婚姻法》规定,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这表明法律关系主体所特有的性质是:(    )

婚姻法年龄2022年新规定



1、婚姻法年龄2022年新规定

1、婚姻的法定年龄是多少

1、婚姻的法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2十2周岁,女不得早于2十周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千04十6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1方对另1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1千05十4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 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2、结婚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1、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男的结婚年龄不得早于2十2周岁,女的不得早于2十周岁;

3、男女双方结婚必须完全自愿;

4、符合1夫1妻制的基本原则。

我国《婚姻法》规定,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这表明法律关系主体所特有的性质是:( )



2、我国《婚姻法》规定,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这表明法律关系主体所特有的性质是:( )

D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两个性质:法律性和社会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性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在法律规范规定的范围内,不得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性是指法律规范并不是任意的规定法律关系主体的,而是受1定物质生活条件的决定。之所以奴隶社会中,奴隶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而是客体,归根到底是由于奴隶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事实上,任何社会关系的主体都有社会性即物质制约性,该题之所以不选B项,就在于此,也就是说,法律关系的社会性并不是法律关系主体所“特有”的性质。

1950年的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是多少?



3、1950年的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是多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第3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许任何1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3者加以干涉。 第4条:男2十岁,女十8岁,始得结婚。第5条:男女有下列情形之1者,禁止结婚:

1、为直系血亲,或为同胞的兄弟姊妹和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者;其他5代内的旁系血亲间禁止结婚的问题,从习惯。

2、有生理缺陷不能发生性行为者。

3、患花柳病或精神失常未经治愈,患麻风或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结婚之疾病者。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5周岁、女不得早于23周岁。( )



4、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5周岁、女不得早于23周岁。( )

B。

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周岁。



5、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周岁。

C。

国内《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是()。



6、国内《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是()。

B解析:国内《婚姻法》对结婚必备条件规定是:

1、结婚必要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1方对她方加以逼迫或任何第3者加以干涉;

2、必要达到法定婚龄,当前规定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勉励。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