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有哪些变化,婚姻法赔偿有哪些情形?

新婚姻法有哪些变化



1、新婚姻法有哪些变化

明令禁止包养情妇。旧婚姻法只禁止重婚,其他事项没有明文规定,新的婚姻法填加了禁止违反1夫1妻制的行为。新的婚姻法填加了关于无效婚姻的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申请婚姻无效,由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宣告婚姻无效。新婚姻法放宽了离婚的条件,调解不成功,视为感情确实破裂,准予离婚。有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或遗弃家庭成员,1方重婚或有违反1夫1妻制的行为,1方有赌博、吸毒等等不良习惯的,1方被追究刑事责任,严重伤害夫妻双方感情的,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结婚的疾病,因感情不和分居两年,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的情况。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千04十1条: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1夫1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婚姻法赔偿有哪些情形?



2、婚姻法赔偿有哪些情形?

婚姻法无效,民法典要求的损害赔偿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只有无过错的人才有权要求过错方承担相应的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千09十1条 有下列情形之1,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1)重婚; (2)与他人同居; (3)实施家庭暴力;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5)有其他重大过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1)》第8十6条 民法典第1千09十1条规定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

我国婚姻法对离婚有哪些规定



3、我国婚姻法对离婚有哪些规定

我国婚姻法对离婚有哪些规定法律分析:我国民法典对离婚在第1千07十6条到第1千09十2条作了规定,规定了离婚的条件、离婚子女的抚养、离婚财产的分割等问题。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1千07十6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1致的意见。………根据《民法典》第1千09十2条规定:夫妻1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1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1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法的法律规范有哪几种?



4、婚姻法的法律规范有哪几种?

婚姻法的法律规范分为3类:   (1)授权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有权为1定行为或不为1定行为的规范,授权性法律规范是确定婚姻家庭关系主体的权利的。如“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2)命令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必须做或应该做什么的规范,是1种积极义务性规范。婚姻法的大部分规范属于命令性规范。如“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3)禁止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不得做什么或禁止人们做什么的规范,也是规定人们必须不为1定行为的规范,也可称为消极义务性规范。如“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我国婚姻法有哪几项基本原则



5、我国婚姻法有哪几项基本原则

《民法典》第1041条规定:“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 实行婚姻自由、1夫1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据此,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分别为: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原则、婚姻自由原则,1夫1妻原则,男女平等原则,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原则。 (1)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原则:我国《宪法》第49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受国家保护”,《民法典》第1041条重申“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既是对这1宪法原则的落实,同时也使这1原则更加的具体化。 (2)婚姻自由原则:婚姻自由原则既包涵结婚自由,也包涵离婚自由,我国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破坏婚姻自由的行为,婚姻自由原则并非倡导放任自己、轻率随意地对待婚姻,而是为了保护当事人走入幸福婚姻与结束不幸婚姻的自主权。 (3)1夫1妻原则:我国实行1夫1妻制,禁止重婚,以及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与此对应,我国《刑法》第258条规定了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维护1夫1妻制原则。 (4)男女平等原则:男女平等在婚姻关系中表现为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具体体现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方方面面,如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平等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等。 (5)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原则: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往往处于弱势者的地位,较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因此,需立法规定予以特别关注。 如《民法典》第1082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以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如第35条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 第1044条规定“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第1084条规定“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被监护、收养、抚养的权益; 再如第1067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以保护老年人依法被赡养的权利。

2023年新的婚姻法离婚规定有哪些?



6、2023年新的婚姻法离婚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生效后,《婚姻法》同时废止失效。新的规定有:

1、夫妻双方增加30天的离婚冷静期;

2、拟定离婚协议书时,离婚协议中要写清楚夫妻双方债务如何处理事项;

3、增加了1些离婚的法定条件;

4、增加了明确解除婚姻关系的时间点。 《民法典》生效后,《婚姻法》同时废止失效。

1、增设30天离婚冷静期 根据现行《民法典》,夫妻双方只要带好以下材料:符合要求的离婚协议、双方照片、户口簿、身份或兄消证、结婚证,当场就可以办理离婚。 今年开始,增加了30天离婚冷静期:双方递交离婚登记申请后,需要等待30日。如果在30日内,任何1方不愿意离婚,都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同时,离婚冷静期结束后,双方需要在30日内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证,如果错过时间,就认定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想找专业离婚纠纷律师?推荐使用下方【离婚纠纷律师查询系统】,将为您筛选适合您需求的资深口碑律师,方便快速选择。

2、离婚协议应写清楚“夫妻债务如何处理”事项 现行《民法典》规定:夫妻双方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婚姻登记机关就可以发放离婚证。 但是《民法典》明确规定:夫妻双方除了对子女抚养、财产协商1致外,衫知还必须对“债务处理”协商1致,才发放离婚证。 也就是2021年开始,离婚协议中必须写清楚“夫妻债务如何处理”,否则离婚协议将视为协议不完善,要打回重做。

3、增加离婚法定条件:“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1年。” 现行《民法典》中离婚的法定条件主要有5项: (1)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2)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 (5)1方被宣告失踪 《民法典》在前述5项离婚法定条件的基础上,增加了1项离婚法定条件:“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1年。1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4、增加明确婚姻关系解除的时间点 《民法典》增加明确了婚姻关系解除的时间点:离婚登记之日、离婚判决书生效之日、或者离婚调解书生效之日。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生效,在《民法典》中对离婚增加了新的规定。离婚时夫妻双方都具有完全民事行,持有关材料,离婚时参照尘做《民法典》最新规定。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