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婚姻法关于离婚房产分配的规定,2014年最新婚姻法房产分配

2015年新婚姻法关于离婚房产分配的规定



1、2015年新婚姻法关于离婚房产分配的规定

导读:2015年新婚姻法如何规定离婚房产分割?离婚房产属于婚前财产的该怎么分,属于婚后财产怎么分?以下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2015新婚姻法关于离婚房产的规定。   2015新婚姻法离婚房产如何分割   婚姻法分割房产分割的是夫妻共同财产,所以房产的分割首先要明确什么夫妻共同财产以及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接下来就来说说新婚姻法房产如何分割,怎么分割房产的问题,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新婚姻法2015年规定,1方赠与另1方房产,离婚房产如何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释3》第6条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1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1方,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1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1百8十6条的规定处理。   此时,如果1方赠与另1方房产,哪怕是结婚很多年,只要是房产未过户的,赠与1方也可以撤销赠与,离婚时房产还是属于赠与1方,不予分割。   (2)新婚姻法2015年规定,1方父母出资购房,离婚房产如何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释3》第7条婚后由1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8条第(3)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1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1方的个人财产。   此时,婚后1方父母出资买房的,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是对自己子女的赠与,与婚姻关系存储期间的另1方没有任何关系,离婚时作为夫妻1方个人财产,不予分割。   (3)新婚姻法2015年规定,双方父母出资购房,离婚房产如何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释3》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1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婚后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房屋,不管产权登记在哪1方名下,离婚时按照出资份额按份分割。   (4)新婚姻法2015年规定,1方婚前购买房屋,离婚房产如何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释3》第十条夫妻1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1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1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3十9条第1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1方对另1方进行补偿。   此时,对于婚前购买的房屋,即使婚后共同还贷的,房子也属于夫妻1方个人财产,离婚时财产不予分割。   (5)新婚姻法2015年规定,以父母名义买房,离婚房产如何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释3》第十2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1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1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1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以作为债权处理。   此时,双方用共同财产以父母名义买房,产权登记在1方父母名下的,房子的产权属于父母,离婚时不属于夫妻财产,不能分割,只能按照出资情况,算作债权要求偿还出资额。   (6)新婚姻法2015年规定,以按揭贷款的方式买的房屋,房产如何分割?   以按揭贷款方式买的房屋所有权归属是有特殊性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是以共同收入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的,所以只能认定该套房屋的现有价值属于夫妻共同所有。对于房屋产权的分隔,在实践中,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当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财产的来源等情况,由双方协议处理。根据我国《婚姻法解释(2)》第21条也只规定了:“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但应当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1是在婚前,夫妻1方在婚前已付了房款,那么这个房子肯定是夫妻1方婚前个人财产。2是在婚后,偿还房屋的按揭贷款是由双方共同支付的,应当归属于双方共同财产,按按揭的数额分割。   2015新婚姻法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7条明确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新婚姻法房产分割,根据《婚姻法解释(2)》的精神,增值部分基于1方个人财产投资在婚后取得的收益,这种收益法律也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对于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双方有平等的处理权。

2014年最新婚姻法房产分配



2、2014年最新婚姻法房产分配

2014年新婚姻法关于房产如何分配  谁首付,离婚后房子归谁”、“婚后父母给买的房子,另1方无权分割友对新婚姻法的争议大多还是围绕着“房子”,因此不少人认为这对房地产商是个好消息,有更多的单身愿意买房了。  《婚姻法解释(3)》主要内容:  

3、首次明确夫妻1方个人财产婚后产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不是共同财产。  

4、明确婚后1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不动产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应认定为夫妻1方的个人财产。  

5、首次明确离婚案件中1方婚前贷款购买的不动产应归产权登记方所有。  

6、明确规定当事人协议离婚未成则事先达成的附协议离婚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不生效。  解读:离婚财产纠纷怎么判?婚前贷款买房产权归登记方婚后参与还贷离婚获补偿  司法解释(3)第1次明确了离婚案件中1方婚前贷款购买的不动产应归产权登记方所有。如果仅仅机械地按照房屋产权证书取得的时间作为划分按揭房屋属于婚前个人财产或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的标准,则可能出现对1方显失公平的情况。  司法解释(3)第十条的规定:  

1、1方在婚前已经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向房地产公司支付了全部购房款,买卖房屋的合同义务已经履行完毕,即在婚前就取得了购房合同确认给购房者的全部债权,婚后获得房产的物权只是财产权利的自然转化,那么离婚分割财产时将按揭房屋认定为1方的个人财产相对比较公平。对按揭房屋在婚后的增值,应考虑配偶1方参与还贷的实际情况,对其作出公平合理的补偿。在将按揭房屋认定为1方所有的基础上,未还债务也应由其继续承担,这样处理不仅易于操作,也符合合同相对性原理。对于婚后参与还贷的1方来说,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根据婚姻法第3十9条第1款规定的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由产权登记1方对另1方进行补偿。  

2、房屋被1方“偷卖”怎么办?买房第3方具备3个条件法院不支持另1方追回房屋夫妻1方在另1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双方共有的房屋卖给了第3方怎么办?司法解释(3)第十1条指出,只要第3方的购买行为具备3个条件,人民法院则不支持另1方追回房屋的主张。这3个条件分别是:第3方要善意购买,即购房时并不知道卖房的夫妻双方没有协商;支付合理对价;办理产权登记手续,这标志着房屋买卖的物权已发生转移。  有专家认为,如果夫妻双方只有1套住房,1方未经同意出售住房,可能损害另1方的合法权益,则应当允许追回房屋。但建议最终未被采纳,是因为1套住房的情况比较复杂:若1套住房是豪宅,卖了之后还可以买小房,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不支持追回住房的主张;如果是出售的房屋是唯1的小房,出售之后将无处栖身,在具体执行判决时法院可支持追回住房的主张。  解读:父母给的婚房会被“分”吗?单方父母出资归产权方双方父母出资按份共有。  还有1种情况是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出资为子女结婚购房往往倾注全部积蓄,1般也不会与子女签署书面协议,如果离婚时1概将房屋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势必违背了父母为子女购房的初衷和意愿,实际上也侵害了出资购房父母的利益。  司法解释(3)第7条就明确了婚后1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不动产,而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应认定为夫妻1方的个人财产。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产权登记在1方子女名下的,按照双方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更为符合实际情况。  解读:1方拒做亲子鉴定怎么办?拒绝亲子鉴定又无证据将推定另1方主张成立很多时候确定当事人是否具有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就决定了财产的分割,审判实践中怎么判定这些关系呢?解释(3)明确规定,在亲子关系诉讼中,1方当事人拒绝鉴定将导致法院推定另1方主张成立的法律后果。由于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DNA鉴定技术被广泛用于子女与父母尤其是与父亲的血缘关系证明。这种亲子鉴定技术简便易行,准确率较高。在处理有关纠纷时,如果1方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当事人之间可能存在或不存在亲子关系,另1方没有相反的证据又坚决不同意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推定请求否认亲子关系1方或者请求确认亲子关系1方的主张成立,而不配合法院进行亲子鉴定的1方要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当下,父母为子女出资买房的情况很多,但子女离婚,父母的血汗钱就打折扣了。实际上是有方法规避的。”律师说。  首先,不管是在孩子婚前还是婚后(最好是婚后),建议父母方与孩子方签写1个书面借款协议。这个借款协议,是自己孩子参与签署,还是孩子双方都签署,效力是相同的。因为依照司法解释(3),即使孩子们以后离婚,也可以以借款的方式要回这笔钱,规避了风险。  第2个方法是,不管是婚前还是婚后,父母将出资购买的房屋的产权登记在自己孩子名下,这也是根据这个司法解释(3)来的。但是,若要求结婚的1方坚持要在房屋登记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时,可以以双方向父母借款的形式签署协议。  第3个就是,如果父母出资购房,房屋登记时写的是父母的名字,这时,父母最好立下1个遗嘱,指定该房屋的继承人为自己的孩子,此举可以避免在老人们过世后,房屋成为共有财产。“上面所有的方法中,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借款和付款的交易,尽量通过银行的转账或支付系统进行,因为银行对类似的交易记录保留的时间很长,证明力也就很强。”律师说,这些方法只是希望有情人能够得到更纯粹的爱情,规避婚姻中的道德风险,让孩子父母的血汗钱更加物有所值。

2014年最新婚姻法房产分配



3、2014年最新婚姻法房产分配

若是你婆婆没有遗嘱或者别的想法,那就是1人1半 若是你婆婆有遗嘱或个人想法,就按照她的来。

2014年最新婚姻法房产分配



4、2014年最新婚姻法房产分配

2014年新婚姻法关于房产如何分配  谁首付,离婚后房子归谁”、“婚后父母给买的房子,另1方无权分割友对新婚姻法的争议大多还是围绕着“房子”,因此不少人认为这对房地产商是个好消息,有更多的单身愿意买房了。  《婚姻法解释(3)》主要内容:  

3、首次明确夫妻1方个人财产婚后产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不是共同财产。  

4、明确婚后1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不动产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应认定为夫妻1方的个人财产。  

5、首次明确离婚案件中1方婚前贷款购买的不动产应归产权登记方所有。  

6、明确规定当事人协议离婚未成则事先达成的附协议离婚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不生效。  解读:离婚财产纠纷怎么判? 婚前贷款买房产权归登记方婚后参与还贷离婚获补偿  司法解释(3)第1次明确了离婚案件中1方婚前贷款购买的不动产应归产权登记方所有。如果仅仅机械地按照房屋产权证书取得的时间作为划分按揭房屋属于婚前个人财产或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的标准,则可能出现对1方显失公平的情况。  司法解释(3)第十条的规定:  

1、1方在婚前已经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向房地产公司支付了全部购房款,买卖房屋的合同义务已经履行完毕,即在婚前就取得了购房合同确认给购房者的全部债权,婚后获得房产的物权只是财产权利的自然转化,那么离婚分割财产时将按揭房屋认定为1方的个人财产相对比较公平。对按揭房屋在婚后的增值,应考虑配偶1方参与还贷的实际情况,对其作出公平合理的补偿。在将按揭房屋认定为1方所有的基础上,未还债务也应由其继续承担,这样处理不仅易于操作,也符合合同相对性原理。对于婚后参与还贷的1方来说,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根据婚姻法第3十9条第1款规定的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由产权登记1方对另1方进行补偿。  

2、房屋被1方“偷卖”怎么办? 买房第3方具备3个条件法院不支持另1方追回房屋 夫妻1方在另1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双方共有的房屋卖给了第3方怎么办? 司法解释(3)第十1条指出,只要第3方的购买行为具备3个条件,人民法院则不支持另1方追回房屋的主张。这3个条件分别是:第3方要善意购买,即购房时并不知道卖房的夫妻双方没有协商;支付合理对价;办理产权登记手续,这标志着房屋买卖的物权已发生转移。  有专家认为,如果夫妻双方只有1套住房,1方未经同意出售住房,可能损害另1方的合法权益,则应当允许追回房屋。但建议最终未被采纳,是因为1套住房的情况比较复杂:若1套住房是豪宅,卖了之后还可以买小房,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不支持追回住房的主张;如果是出售的房屋是唯1的小房,出售之后将无处栖身,在具体执行判决时法院可支持追回住房的主张。  解读:父母给的婚房会被“分”吗? 单方父母出资归产权方双方父母出资按份共有。  还有1种情况是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出资为子女结婚购房往往倾注全部积蓄,1般也不会与子女签署书面协议,如果离婚时1概将房屋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势必违背了父母为子女购房的初衷和意愿,实际上也侵害了出资购房父母的利益。  司法解释(3)第7条就明确了婚后1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不动产,而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应认定为夫妻1方的个人财产。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产权登记在1方子女名下的,按照双方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更为符合实际情况。  解读:1方拒做亲子鉴定怎么办? 拒绝亲子鉴定又无证据将推定另1方主张成立很多时候确定当事人是否具有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就决定了财产的分割,审判实践中怎么判定这些关系呢? 解释(3)明确规定,在亲子关系诉讼中,1方当事人拒绝鉴定将导致法院推定另1方主张成立的法律后果。由于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DNA鉴定技术被广泛用于子女与父母尤其是与父亲的血缘关系证明。这种亲子鉴定技术简便易行,准确率较高。在处理有关纠纷时,如果1方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当事人之间可能存在或不存在亲子关系,另1方没有相反的证据又坚决不同意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推定请求否认亲子关系1方或者请求确认亲子关系1方的主张成立,而不配合法院进行亲子鉴定的1方要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当下,父母为子女出资买房的情况很多,但子女离婚,父母的血汗钱就打折扣了。实际上是有方法规避的。”律师说。  首先,不管是在孩子婚前还是婚后(最好是婚后),建议父母方与孩子方签写1个书面借款协议。这个借款协议,是自己孩子参与签署,还是孩子双方都签署,效力是相同的。因为依照司法解释(3),即使孩子们以后离婚,也可以以借款的方式要回这笔钱,规避了风险。  第2个方法是,不管是婚前还是婚后,父母将出资购买的房屋的产权登记在自己孩子名下,这也是根据这个司法解释(3)来的。但是,若要求结婚的1方坚持要在房屋登记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时,可以以双方向父母借款的形式签署协议。  第3个就是,如果父母出资购房,房屋登记时写的是父母的名字,这时,父母最好立下1个遗嘱,指定该房屋的继承人为自己的孩子,此举可以避免在老人们过世后,房屋成为共有财产。“上面所有的方法中,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借款和付款的交易,尽量通过银行的转账或支付系统进行,因为银行对类似的交易记录保留的时间很长,证明力也就很强。”律师说,这些方法只是希望有情人能够得到更纯粹的爱情,规避婚姻中的道德风险,让孩子父母的血汗钱更加物有所值。来源:http://china.***.cn/info/hy/caichanfenge/xieyi/1112566.html 。

2015年新婚姻法房产分配如何分配?



5、2015年新婚姻法房产分配如何分配?

00。

新婚姻法 婚前买房



6、新婚姻法 婚前买房

1,婚前全款购置的房产,登记在1人名下,属于个人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十8条   有下列情形之1的,为夫妻1方的财产:   (1)1方的婚前财产;   (2)1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1方的财产;   (4)1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应当归1方的财产。   2,婚前按揭购置的房产,登记在1人名下,房产份额参考如下法条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3)》   第十条   夫妻1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1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1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3十9条第1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1方对另1方进行补偿。   3,如果登记在双方名下,属于共同财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十7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8条第3项规定的除外;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