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制度的起源是什么,婚姻制度是伏羲发明的吗?

婚姻制度的起源是什么


1、婚姻制度的起源是什么


300万年前:


人猿时期,我们的祖先刚刚学会佝偻着直立行走,他们的膝盖还无法捋直。不同种群中雌雄人猿实行完全混乱的“婚姻”形态(其实他们尚无“婚姻”概念,1切还只为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多夫制、多妻制、专1配偶制。


300万年前—200万年前:


石器时代早期,蒙昧中的人类除了狩猎和逃命之外,在部落内部还盛行毫无节制的性关系——每个女子属于每个男子,同样每个男子也属于每个女子。这就是群婚制。孩子们只知道母亲,对“父亲”却1无所知。女人在当时对男人从来就不会要求承诺或要求他们负责任。


100多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2、婚姻制度是伏羲发明的吗?



1、婚姻的来源


婚姻对于现代人来说,越来越成为了1种选择,1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而不是必须。


对于人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必须的,除了死亡。


那么婚姻是怎么来的呢?最早的婚姻制度,是为了保证血缘的纯洁。


在母系社会,对于女性来说,可以非常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抚养长大就行。


但是慢慢到了父系社会,男人的财产想要传承下去,就得确定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于是最早的婚姻制度就出现了。


婚姻制度为了确保女性的贞洁,确保自己血脉的纯洁性,慢慢的形成了1种社会契约。


不过归根结底,因为这种社会契约起源于父系社会,所以具有很强的男权主义思想,比如物化女性,把女人财产化。


女人从独立的个体变成了丈夫的私有财产和附属物,所以婚姻制度的起源是1种产权制度。



3、婚姻是如何产生的


婚姻的起源与演变


原始人类并不需要婚姻,这跟今天的灵长动物是1样的,不必细说。后来有了氏族社会,采用的是集体群婚制,即1个氏族的男性或女性集体嫁到另1个氏族。这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族群繁衍和防止乱伦导致族群退化而形成的1个习俗。再后来进入了私有制社会,才有了1对1或1对数的固定的夫妻关系,于是就产生了婚姻制度。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婚姻产生于私有制,所以它1直与人的财产关系密切相关。由于男子是私有制社会的主体,所以女子1直被看作男子的财产,于是多数古代社会是1夫多妻制。而且抢婚、买卖妻妾等现象也源于此。由于私有制的财产由于血缘关系中的男性继承,为了保证血缘的纯净,就有了“处女情结”和对女子性行为的严格约束。


当出现了部落和国家等社。



4、婚姻制度的产生究竟是什么?


婚姻制度是特定社会要求其成员在婚姻方面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由社会的习俗或法律所规定。针对人们婚姻行为的习俗或法律规定的总和就构成了该社会形态占统治地位的婚姻制度。婚姻制度是特定社会要求其成员在婚姻方面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由社会的习俗或法律所规定。针对人们婚姻行为的习俗或法律规定的总和就构成了该社会形态占统治地位的婚姻制度。婚姻制度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5、婚姻的起源与演变?


婚姻的演变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1、前婚姻时代的血缘团体。即同1原始群体内的男女,在两性关系方面是杂乱的,没有任何限制。不仅在兄弟姐妹间,而且在父母子女直系血亲间都没有禁忌。这1时期存在于人类最初数以百万年计的漫长时代。



2、群婚制。随着原始社会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人类从最初毫无限制的两性关系中,逐渐演进为各种群婚制的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势,开始形成了最初的婚姻制度。群婚制,指1群男子和1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


最大的特征在于,两性关系受到1定范围的血缘关系的限制。期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经历了血缘群婚制。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