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又在一起同居多年属于事实婚姻吗?举行婚礼未领证是属于事实婚姻吗?法律承认吗?

离婚后又在1起同居多年属于事实婚姻吗?



1、离婚后又在1起同居多年属于事实婚姻吗?

您好,没有办理结婚证的男女双方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关系,而是属于同居法律关系,但在同居期间,生育了子女的,其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父母对于子女应承担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应对父母承担赡养的义务。 能否被认定为事实婚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提起诉讼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1)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2)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补办结婚登记。如果是在1994年2月1日之前已经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1起生活,且符合结婚实质性要求的即属于事实婚姻,也可以共同到有关部门补办结婚手续,自始属于合法的婚姻关系,受法律保护的。若双方不符合事实婚姻的,只能算是同居关系,这种关系系不受法律保护的。 但是,如果双方在同居期间有了孩子的,虽然孩子属于非婚生子,但是其享有与婚生子同等的权利,亲生父母均应承担抚养、教育、保护义务。双方之间的财产关系是否共有的,可以由双方自行约定;已经发生财产混同的按照共同共有处理。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应当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1)》第7条未依据民法典第1千04十9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提起诉讼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1)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2)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依据本解释第3条规定处理。

举行婚礼未领证是属于事实婚姻吗?法律承认吗?



2、举行婚礼未领证是属于事实婚姻吗?法律承认吗?

男女举办婚礼后共同生活,通俗的来讲,属于现实中的婚姻,但这种婚姻关系不1定是法律上所讲的“事实婚姻”。法律上所讲的“事实婚姻”是有1定法律特性的。

1、法律上的“事实婚姻”:

1、男女双方要同时具备婚姻要件,如达到结婚年龄、不是3代近亲属等等。双方或者1方已于他人结婚,再共同生活的,也属于事实婚姻,事实重婚。

2、双方具有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如果双方不是为了长期共同生活,仅是露水夫妻,属于同居,不属于事实婚姻。

3、同居双方1994年2月1日以前同居时已经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的同居行为,我国法律不再承认事实婚姻。

2、事实婚姻的解除:

1、凡是男女双方符合结婚条件,虽未办结婚登记,但长期共同生活,或生育子女,形成1种现实的、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的,则产生婚姻的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履行法定义务,不得自行解除,亦不允许同时与他人结婚。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对子女和财产问题作出妥善处理的条件下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予受理,并做调解和好工作,经调解和好的,则为其补办结婚登记;若调解无效,则登记离婚。如果1方要求离婚,或双方同意离婚,但对子女、财产等问题不能达成协议的,则应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按离婚诉讼程序解决。按此种方式处理的事实婚姻,原则上只针对1994年《婚姻登记管理条例》颁行之前的事实婚姻。

2、凡是男女双方或1方不符合结婚条件,或同居生活时间不长的,则认定为非法同居,其婚姻关系无效。这种无效是自始无效,当事人可以自行解除,有关部门亦可强制其解除。

3、自行解除非法同居关系,如果发生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儿童和无过错1方的利益出发,依照《婚姻法》关于离婚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解除非法同居关系的解释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1)处理》。第5条,未按婚姻法第8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1)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2)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没结婚证属于事实婚姻吗



3、没结婚证属于事实婚姻吗

法律分析:没领结婚证要根据具体情况构成事实婚姻,构成事实婚姻的条件有:

1、男女双方的同居。

2、同居是以夫妻名义进行的。

3、同居双方1994年2月1日以前同居时已经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姻家庭编的解释(1)》第7条规定,未依据民法典第1千04十9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提起诉讼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1)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千04十6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1方对另1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第1千04十7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十2周岁,女不得早于2十周岁。第1千04十8条 直系血亲或者3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第1千04十9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第1千05十条 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第1千05十1条 有下列情形之1的,婚姻无效:(1)重婚;(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3)未到法定婚龄。

不领证有孩子属于事实婚姻吗



4、不领证有孩子属于事实婚姻吗

不领证有孩子属于事实婚姻。 事实婚姻成立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男女双方的同居;

2、同居是以夫妻名义进行的;

3、同居时已经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 男女双方建立夫妻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如下:

1、双方均达到法定婚龄(男2十2,女2十);

2、双方自愿结婚;

3、双方均无配偶且不属于直系血亲或者3代以内旁系血亲;

4、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事实婚姻作为婚姻关系存在的1种方式,广义指男女双方在主观上具有永久生活的目的,在客观上具有未经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事实,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结合。狭义指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结合。 事实婚姻的特征如下:

1、事实婚姻的男女应无配偶,有配偶则成为事实重婚。

2、事实婚姻的当事人具有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

3、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具有公开的夫妻身份。

4、事实婚姻的当事人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举行过结婚仪式、凡未进行结婚登记的,均不是合法婚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1千04十9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第1千04十6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1方对另1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第1千04十7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十2周岁,女不得早于2十周岁。

什么叫事实婚姻,怎么证明



5、什么叫事实婚姻,怎么证明

【法律分析】 事实婚姻是1种婚姻关系存在的方式,广义指男女双方在主观上具有永久生活的目的,在客观上具有未经结婚登记机关登记,未领取结婚证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事实。狭义指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证明方式:(1)男女双方的同居(即男女双方在1起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行为始于1994年2月1日以前;(2)同居是以夫妻名义进行的;(3)同居双方1994年以前同居时已经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1千04十6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1方对另1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1千04十7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十2周岁,女不得早于2十周岁。 第1千04十8条 直系血亲或者3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1千04十9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1千05十条 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1千05十1条 有下列情形之1的,婚姻无效: (1)重婚;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3)未到法定婚龄。

婚姻登记属于法律事实中的( )



6、婚姻登记属于法律事实中的( )

B,C【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事实凡法律所规定,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即为法律事实。根据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可将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根据事实的存在方式法律事实可以分为确认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婚姻登记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是法律行为。另外,婚姻登记是指有权机关对婚姻关系的1种确认,所以又是确认式法律事实。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相似内容
更多>